德化白瓷又稱(中國白)、古代外國人對明代德化白瓷的讚譽,他們認為這是中國瓷器之上品。德化白瓷因其產品製作精細,質地堅密,晶瑩如玉,釉面滋潤似脂,故有象牙白豬油白鵝絨白等美稱,在我國白瓷系統中具有獨特的風格,在陶瓷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,代表了當時中國白瓷生產的最高水平,稱之為中國白。產品一銷往國際市場,就被視為珍品而爭相購藏、在國際上有東方藝術之聲譽。

明代德化白瓷

在明清時期燒製的德化白瓷,以含鐵量低的瓷坯施以透明釉燒製而成。明代德化白瓷胎骨細柔潔白,堅實緻密,俗稱糯米胎,帶有晶瑩的光澤,釉水潔淨勻厚與胎骨結合緊密渾然一體,呈色溫潤如玉,剔透光滑,器體在光線照耀下,可映見指影,叩之聲音清悅悠揚,猶如敲擊金屬,鏗然作響。其美妙的胎釉質感直逼玉器之五德,它的問世,引起瓷壇的巨大反響,國內鑑賞家稱讚似定器無開片,若乳白之滑膩,宛如像牙光色,如絹細水瑩厚。

 

其胎釉的技術工藝極力追求玉器質感的完美性,在琳瑯滿目的瓷壇上獨樹一幟。

 

這種瓷器的製作工藝程序如下:他們從地下挖取一種泥土,將它壘成一個大堆,任憑風吹、雨打、日曬,從不翻動,歷時三、四十年。泥土經過這種處理,質地變得更加純化精煉,適合製造上述各種器皿,然後抹上認為顏色合宜的釉,再將瓷器放入窯內或爐裡燒製而成

 

 

4

 

德化白瓷在燒製過程中,由於條件限制,未能充分掌握原料的化學成分構成和完全控制燒成氛圍,在燒成氛圍不完全一致的情況下,燒成產品瓷質相同,瓷色略有不同,又分別稱為像牙白豬油白、蔥根白、孩兒紅等。

 

象牙白

 

明代白瓷珍品,瓷質堅韌瑩厚,細膩溫潤,瓷色白中蘊黃,宛如像牙,故名象牙白。

 

豬油白

 

明代白瓷珍品,其釉質瑩厚細膩,油光明亮,潤如油脂,胎白質堅,白潤如脂,(略帶黃色,但比象牙白淺淡,猶如凝固的豬油,故名),胎釉結合緊密,渾為一體。

 

蔥根白

 

明代白瓷珍品,瓷色純白潔淨,宛如蔥根,故名蔥根白。

 

孩兒紅

 

德化孩兒紅是一種窯變瓷,為明代德化窯白瓷中的極品。它是器物在高溫燒成時由於窯內位置或溫度不同,偶然創造的一種特殊氣氛下產生的窯變。孩兒紅釉而瑩潤光亮,器物白中蘊紅,在光線下肉眼看去猶如嬰弦肌膚般粉嫩透紅。孩兒紅成者甚少,傳世更少。

除此之外,明代德化白瓷的釉色也有白裡泛青的現象。但與清代相比較而言:明代白釉泛青色同樣很瑩潤,不似清代白釉泛青或青灰色那樣光澤明亮:明代胎質多勻淨堅細,胎一般較厚重,透亮度高,器足多堅密光滑,而清代胎體一般不那麼勻淨透亮,露胎處多有氧化淺紅點,其底足多粘有沙粒,且胎體較薄;明代器型大多樸素大方,紋飾簡練豪放,而清代器型較繁複,紋飾大多纖細繁瑣。5678

 

林子信,明代陶瓷藝術大師,善於製作爐、碟、盤等器皿,工藝精巧,造型簡樸雅緻,融實用性與藝術性於一體。常見有林氏子信子信等篆文款識。其作品在國內外博物館及私人收藏家等多有收藏。

圖片 001圖片 002圖片 003圖片 004圖片 005圖片 006圖片 007圖片 008  

 

德化窯白瓷器的鑑定,

1)目視表面觀察:明代早期釉面白中微泛紅,猶如東方少女之臉白中泛紅;明代中期釉面白中微泛牙黃,猶如成年象之牙,泛牙黃色;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釉面白中微泛牙白,猶如豬油凝固時之白。

2)釉面光亮度觀察:仿品釉面一般光澤度過亮,給人以刺眼感覺。真品釉面溫潤弱光。

3)迎光透視觀察:明代早期胎色白中泛粉紅或肉紅色。明代中期胎色白中泛肉紅或牙黃色,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胎色白中泛牙黃或牙白色。當然,迎光透視觀察各個時期所顯顏色,也會因作品的厚薄、配料的微少差異,以及燒製時溫度控制的微小差別而出現變化。值得注意的是,凡古代德化白瓷或青花瓷,不管其厚薄,迎光或燈光透視全部均應透光,如不透光就是贗品。這是判定真偽德化瓷器的一項重要依據。

4)從製作工藝上觀察:仿品一般為模型注漿後分段安裝而成,判定時應注意:由於採用注漿成形工藝,故器內會出現瓷漿流動紋路,一般成垂直狀,且胎體薄而輕,釉呈奶白色,用放大鏡觀察一般有氣泡,無真品腴潤悅目之特徵。在同一紋式同一對稱物體上,造型往往千篇一律,猶如印刷製品,給人之感覺是過於規正、死板、毫無生機。真品則為手工捏塑堆貼。在捏界面處一般都留有手工捏制的痕跡。對同一紋式同一對稱物體造型仔細觀察時,一般都有細微變化,正是這種微小的差異,它既能反映出作品的真實性,同時也更顯示其自然和靈氣。

 高  7.4公分       寬   15.5公分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明代德化白瓷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古物的藝術 的頭像
    古物的藝術

    欣賞古人工藝創作的藝術品 天地變化萬千的造物 玉 石

    古物的藝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